后是不会改了。 宋母想来想去, 也只有这一个想法。至于让苏楠放弃念大学,她可提不出来 。念大学确实是宝贵的机会,提出来的人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你说,要是这孩子早点成才, 现在也差不多大学毕业, 分配工作了。又这么有才华, 和咱家儿子多登对?” 宋父道, “那轮得到咱儿子吗?” 宋母:“……”所以说,有时候遗憾偏偏就是造就缘分的机遇。 正说着, 苏楠和宋光磊的声音从楼下传上来了, 原来两人一进大院就被人关注了。连门卫大爷都故意声音洪亮的打招呼。问是不是对象。 宋光磊意气风发, “是我对象。” “看着眼熟啊。听说你对象上电视,原来是真的啊。” 两人都笑眯眯的也没谦虚,也没骄傲。 其他在院子里玩的人也看到了,盯着苏楠看。和他们打招呼,宋光磊就依次介绍。 看着苏楠姣好的面容,时尚的气质,一举一动之间都吸引人的注意,好多人都夸赞宋光磊好眼光,好运气,找这么好个对象。 “难怪这小子一直不找呢,这眼光这么高。” 宋光磊笑的眉眼弯弯的。 看着儿子那样儿,宋母只好妥协,“希望能订婚。” 过了一会儿,两人才得以脱身上楼,宋光磊很开心,还没进门就喊爸妈了。 宋母赶紧去开门,总算是正式和苏楠见上面了。只这一眼,宋母就知道,自己儿子真的是要被这个女同志掌控的。看看她那镇定的眼神,稳重的气质的,哪里像自己儿子这样,一高兴就傻乎乎的。 “阿姨您好。”苏楠笑着打招呼。 宋母赶紧迎人进来,笑着道,“早就盼着你来呢,快进屋里,外面冷。” 宋父也走了过来,和苏楠互相打了招呼。 苏楠发现,宋光磊的父母虽然看起来严肃,但是人都很正气的样子。眼神中没有瞧不起人的模样。 宋母忙前忙后的端茶倒水,拿吃的,招呼着儿子第一次上门的对象。 苏楠笑着道,“阿姨,你是不是在做饭,我来露一手吧。我之前开过小吃摊子,还和人办过食堂。” 宋母道,“你不是搞服装设计的吗?” “那是现在,之前是做过吃的。” 宋母:“……” 宋母想客气一下,哪里让人第一次上门来,就让人做饭给自家吃的呢。但是苏楠已经挽着袖子了,“阿姨,没事儿的,我也坐不住。正好咱们边做饭,边聊天。” 苏楠并没有那么多讲究,自己擅长的事情,还是愿意去做一做的。而且坐着等人伺候,也不是她的习惯。 另外就是,只有在私底下接触了,才能更了解对方。 看她熟练的洗菜切菜配菜,宋母这才信她真是这么能干。心里也挺欣慰,原以为这么会打扮,不会做家务的。 她就奇了怪了,这么能干的姑娘,怎么前面那家就容不下呢。 正想着,她就发现儿子竟然跑厨房门口看着。以前哪里见着往厨房跑的? 苏楠也回头看到了他,“你不陪叔叔,也来帮忙的?” 宋光磊:“……我坐不住。” 说着也挽着袖子进厨房。宋母顿时无语。 苏楠笑道,“和你开玩笑的,你还真来啊。” “没事儿,反正我坐不住。”宋光磊道。 苏楠当然不是真的开玩笑,而是也想了解一下宋光磊的生活习惯。她就发现了,宋家现在还是男主外女主内。 以前苏楠也是这个性子的,但是现在她的想法不同了。 虽然不奢求宋光磊在这家庭里面能成长为自己满意的样子,至少也要看看宋家人的态度。 显然宋母并不喜欢儿子在厨房,看宋光磊帮了几次倒忙就给赶出去了。 “他就是毛手毛脚的,耽误事儿。” 苏楠抿着嘴笑了笑。 两人一起做事儿,加上之前宋母就准备了一些,所以饭菜倒是比预计的时间做得快。 而且苏楠下厨,厨艺自然不差。连严肃的宋父都露出了点微笑。 宋母更是一个劲儿夸赞苏楠厨艺好。 由此也讲到了苏楠的职业变化历程。 宋母道,“太不容易了,你一个女同志能经历这么多的坎坷,最终还能自学成才。现在还念大学……你以后有什么规划吗?” 苏楠道,“我以后主要还是从事服装设计。鞋的设计是连带着的事情。说句大话,我还挺想有一天能在国内的设计界乃至国际上能有一席之地。” “听到这话,宋母就知道,这是一个把事业看得很重的女同志。 “那你和光磊呢,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宋光磊道,“妈,今天吃饭,不聊那么多。” “当着小苏的面,怎么不能聊了?光靠问你,能知道什么?” 宋母白他一眼,又对着苏楠笑,“他这人就是没操什么家里的心。” 苏楠也知道宋家人肯定会问这个问题的,这不稀奇,大部分长辈都会关心自己的晚辈和对象何时结婚。 但是在这个话题之前,苏楠还是想多谈谈自己的情况。 她觉得在互相了解的透彻的基础上再谈其他,更稳妥。 “叔叔阿姨,我觉得在谈论结婚之前,我应该把我自己个人想法讲一讲。我希望家里人都能更了解我一些。至于宋光磊,他只会夸我。” 宋光磊顿时红了脸。 宋母道,“小苏,你有什么想法,你说说看。” 苏楠道,“我现在在念大学,四年之后,不管是否成家,我的重心也会放在事业上面。叔叔阿姨你们也知道,现在的政策变化很快,在我看来这都是很难得的机遇。我现在已经在创业了,四年之后不管事业发展到什么地步,我还是希望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事业上面。我希望能自己办厂,自己开公司,做出自己的品牌。” 宋母道,“创业?你不是念大学吗?念完大学,学校会分配好单位的。你们这些大学生在单位里面会受到重视的,何必下海做生意。” 苏楠道,“阿姨,这就是我要说的问题。在别人看来,下海做生意很不稳妥,且也不不如一个好单位光彩。但是在我看来,做生意能掌握主动权。我在单位待过,是否有机会,全看是否能遇着一个好领导。我不喜欢这样,我还是喜欢自己做老板。” 一直沉默的宋父这会儿开口了,“小苏啊,不是我们看不起下海做生意的,而是这很不稳妥。政策说变就变,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我不怕让你知道,现在内部还在讨论这个是否正确呢。” 苏楠知道这段时间肯定还没弄分明的,但是她也知道未来的走向。 “我认为,政策会越来越好的。以前我们村里集体种地,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