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所以引得大嫂脸色不好看,这个年也就有些憋屈。 李兰馨想不通,“我干啥就非得结婚呢?人家嫌不嫌弃我,和我有啥关系吗?不嫌弃我,我就得嫁人?编辑人,就让人生气?”反正很想不通。明明自己很努力取得成绩了,也算扬眉吐气了,怎么在别人眼里,只要别人不嫌弃自己,自己就得感恩戴德一样。这是什么道理。 苏楠道,“要想远离这些是是非非,咱就拉开和他们的距离。距离越大,就越安全。你想想,你成高材生,又是大老板,开着小汽车,住着小洋房,人家还能再说这话?” 李兰馨:“……” 苏厂长说话真是一针见血。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 第170章 ◎李厂长的妥协◎ 苏楠才回到家里, 就收到了来自南方的礼物。 看日子,这礼物寄出来的时间还挺早, 但是因为路上耽误了, 所以过年后才到的。 礼物是南方的土特产,这应该是年货了。 不用猜,苏楠就知道是谁寄过来的。 她心里还有点不好意思, 年底太忙了,她压根就没想过给人别人送年货。于情于理, 苏楠觉得自己应该给人家打个电话道谢。 电话经过转接, 终于联系上了谢蔺了。 “过年好啊, ”苏楠笑着道。 谢蔺道,“我都忙得忘了过年了。” 听到这话, 苏楠道,“那你还给我寄了东西。” “那个啊,那是之前突然想到的, 就给你寄过去了。你收到了?” “收到了, 都是好东西,挺适合炖汤的。现在天冷正好用得上。” 谢蔺笑了起来。“用得上就好。这边炖汤的东西挺多的。” 寒暄了两句,谢蔺又问她什么时候去南方玩。那边不冷。 苏楠道,“这边忙得不得了, 今年我打算再开几家直营店。” 谢蔺也就没再多说。 和普通朋友一样, 两人客气的寒暄过后, 就挂了电话, 各忙各的。 程虎正在吃面条,见谢蔺挂了电话, 好奇道, “咋不多说两句啊, 你过年还打了几个电话回去呢,人家没接到。” 谢蔺道,“我打电话只是为了拜年,没别的想法。” 程虎稀溜溜的吸了一口面条。压根没把谢蔺的话当真。 过年一个电话没往家里打,倒是眼巴巴的往人家办公打,这还叫没别的想法? 也不知道哥在想什么。 谢蔺想什么?他在想赚钱的事儿。 一个电话,他就知道苏楠今年是斗志昂扬的。 谢蔺哪里还有心思想别的,满心满眼就是拼事业。 不过他还没想一会儿,办公室电话就响了。 谢蔺顿时眉头一挑,笑着就接了起来了。 “谢蔺是我。”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 听到这生意,谢蔺顿时没了笑容了,他冷淡的笑了笑,“有什么事情吗?” “过年了,你也不回家。一个电话也不打回来。我就不能打电话给你问问?” “当然可以了,”谢蔺笑道,“你想问什么?” “妈妈知道,你心里有气,但是这不是我们的错。你真打算这样一直倔着?” 谢蔺道,“我已经成年了,并不需要家里人的关心了。我现在也有自己的事业,我每天很忙,没有时间去维系你们的关系。” 电话那头的女人顿时气了,“说来说去,你还是怪我们。难道这一切都是我们想的吗?那是特殊的历史原因。” 谢蔺并不想和她争论这个问题,“抱歉,我很忙,没时间和你们攀扯过去的事情。祝您新春愉快。” 说完就直接挂了电话。 程虎在边上,大气都不敢多喘一下。他知道是谁打电话来了。 每次都这样,说不到几句就闹翻了。 过了一会儿,程虎道,“哥……你真的不要那个家啊。” “家?不稀罕。”谢蔺丝毫不在意道。 一开始谢蔺其实也是有所期待的,但是进了那个门,看到他那身居高位,光鲜亮丽的亲生父母之后,他就对家这个字没啥感觉了。 谁的亲生父母会瞧不起自己的儿子? 谁的亲生父母会看自己的孩子哪里都不顺眼? 没教他没养他,倒是对他挑三拣四,指手画脚。 还拿他和他们培养的孩子对比。 谢蔺又不是个孩子,自然不会稀罕这样的家庭。他又不是不能好养活自己个,干脆就当没那个家了。自己赚钱,自己创下一番家业不好? …… 回到厂里,苏楠就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了。 寒假期间管院那些来实习的师兄师姐们已经给她弄出了一套门店管理条例了。苏楠仔细看过来之后,自己咋还稍加润色,就可以直接用了。 苏楠心里不禁感慨,难怪这会儿好多大单位抢大学生。 人才培养还是重要。 她打算以后自己的单位里面也要多培养人才了。现在不敢想啥大学生,但是至少自己可以培养中专生。 还可以鼓励工人去上夜大。 开年,苏楠就主要是完善厂里的管理制度了。 有了这一套之后,苏楠就开始在安阳范围内试行一段时间。没问题,就准备全面推广。正好可以用在今年新增加的店面上面。 苏楠默默的算了一笔账,今年青春年华的效益至少能增加百分之五十。 她已经从南方又定了一批机器了,到时候把厂里一些空着的仓库也改成生产车间。 苏楠琢磨着,这个情况,等明年的时候,说不定还得扩张厂房。 现在的形式越来越好了,青春年华的根基稳定之后,发展那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苏楠都开始琢磨着要不要再开发点别的产品占一下市场了。 毕竟光是服装这一块儿,还不够,还得相配的鞋,配饰之类的。 趁着现在市场竞争还不算太激烈的时候,提前入场。 苏楠正琢磨着呢,办公室电话响了。 电话是李厂长打来的,他生意疲惫的问道,“苏楠,你想不想接收纺织厂。” 苏楠:“……” 等苏楠亲自赶到纺织厂,见到李厂长了,才知道如今纺织厂的情况。 纺织厂倒不是开不下去了,效益是很差,但是还没到关门的地步。 按着正常情况,还可以挨个半年到一年的。 但是工人们等不及了。 这还是和苏楠有关。她收购了安阳服装厂,变成青春年华服装厂之后,厂里的工人每个月都能按时发工资不说,拿的工资还翻倍咯。而且过年过节的福利待遇非常好。可以说,在市里轻工业这些企业里面,青春年华的工人拿到的待遇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