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女性文学 > 春秋战国真有趣(全6册) > 赶鸭子上架的夺国政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赶鸭子上架的夺国政变(2 / 2)

所谓“未益禄”,即以庶人的身份在官府工作,用现在的官话来说,就是没有编制的临时工。只不过观起这个临时工做得很成功,拥有马车数十乘,过得远比一般的大夫阔绰。楚国人对此意见很大,公子追舒也因此失宠于楚康王,在令尹的位置上只干了一年就被杀。而观起也被处以车裂之刑,尸体还被分挂在各地示众。

观起死的时候,观从已在蔡国大夫朝吴家中当门客,因此幸免于难。不难想象,观从虽是楚国人,但对楚国却怀有刻骨之恨。听到常寿过等人起兵的消息,观从就问了朝吴一个问题:“您想不想恢复蔡国?”

朝吴说:“当然想。”

“那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如果错过这次机会,您就可以永远断绝这个念头了。”

朝吴狐疑地看了观从一眼。他知道有人在固城和息舟造反,但他根本不相信这些人能够成功。原因很简单,楚国太强大了,你不能指望几只蚂蚁咬倒一头大象。但是观从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让他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这么自信?”

“别忘了我是楚国人,我了解楚国。”

“你打算从哪里着手?”

“王子比,王子黑肱。”

朝吴的眼睛开始发亮。公元前541年,楚灵王通过政变上台后,王子比逃到晋国,王子黑肱逃到郑国,至今已有十二年。如果能够利用这两个人的力量,事情确实就不那么简单了。他朝着观从作了一个揖,郑重地说:“那我就把身家性命和蔡国的前途都交给你了。”

观从也一揖到地,说:“诺。”

几天之后,远在晋国的王子比和在郑国的王子黑肱都收到了王子弃疾的密信,邀请他们前往上蔡共商大事:“弃疾愿以蔡县之师,护送两位兄长返回郢都,共拒昏君。”王子比和王子黑肱对此没有产生任何怀疑,欣然前往。但是,当他们来到蔡县边境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却不是王子弃疾,而是观从和朝吴,以及数十名精壮武士。

“信是我写的,蔡公并不知道这件事。”观从如实相告,“但是如果二位听从我的安排,我可以保证蔡公会站在我们这边。”

“这……”王子比和王子黑肱面面相觑。但是跟观从说了几句话之后,他们意识到眼前这个人不可小瞧。而且,观从还抛了一句狠话:“我们可都是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了,二位答应便好,如若不答应,我只好杀了你们。”没有比这更好的鼓励了,王子比和王子黑肱连连点头,表示听明白了观从所说的话。于是四个人就在野外筑土为坛,结成了同盟。

第二天清晨,王子弃疾和往常一样来到堂上吃早餐。突然听到门外的卫兵发出两声惊呼,接着看到王子比和王子黑肱领着一群黑衣人以极快的速度冲进大门。他的第一反应是:政变了!然后一拂袖子,拔腿就跑,而且很快就跑得不见了踪影。

“怎么办?”王子比没想到弃疾的反应这么快,看着一桌子早餐发了愣。

“还能怎么办?搜!”王子黑肱说。

“用不着。”观从倒是很淡定,仿佛早就料到王子弃疾会有这么一手,“他跑了更好,我也省得费口舌了。”

“你说得轻巧,没有他,谁会听我们号令?”王子比脸上的汗都冒出来了。

“可我们有您呀!”观从不紧不慢地说。

“我?”

“没错,有您就行了。”观从拉着王子比的手,将他带到桌子前,“您就是蔡公,请继续用膳,不要受我们这些下人的干扰。”然后他又对朝吴说:“请您带人到院子里挖个坑,牵一只羊来,蔡公吃完早餐之后,就要和两位兄长举行盟誓,共同反抗昏君的暴政……千万不要躲躲藏藏,看到的人越多越好,但是不要让他们走得太近,在院子外面看着就行了。”

之后,这些人果然照着观从的安排,在蔡公府的院子里杀了一只羊,喝了一碗血酒,还写了一份誓书,郑重其事地埋在事先挖好的坑里。做完这一切之后,王子比和王子黑肱便坐上马车,在十余名护卫的簇拥之下,驶出蔡公府的大门,朝着城南疾驰而去。

这时候,前来看热闹的人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大伙叽叽喳喳,对里面发生的事情议论纷纷。观从见时机已到,就跑到大门口,大声宣布:“蔡公起兵啦!他将王子比和王子黑肱从国外召来,是为了帮助他们杀回楚国。刚刚他们已经举行了盟誓,现在两位王子已经出发,蔡公也很快就会带兵支援他们,光复蔡国的时机到啦!”

观从话音刚落,蔡国人就呼啦啦地围上来,一把将他扭住,要送他去见官!还有人大叫道:“我们现在是楚国人,谁反对楚国就是跟我们作对!”也有人说:“我们才不会听你的,楚国大军一到,我们全部完蛋,不造反,我们坚决不造反!”更多的人则喊道:“杀死他,杀死他!”这都是些什么人啊?观从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还好他脑子转得快,便急中生智,大声喊道:“王子比和王子黑肱已经出发,蔡公的军队也动员了,就算你们不反,楚国人一样会打过来,一样会屠杀你们,杀了我有什么用?”

大伙一听,全都泄了气。这时朝吴也带着人跑了出来,大声喊道:“你们这些人如果死心塌地要为楚王卖命,那就不要听蔡公的,等着楚国来进攻。如果想要活命,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拥护蔡公,成就他的事业。蔡公现在就是你们的主人,你们不支持他支持谁?”

朝吴的祖父公子朝曾任蔡国大师,父亲公孙归生也是一代名臣,在蔡国赫赫有名。朝吴一出面,立刻就有人附和:“听他的,他说得有道理。”也有人说:“为了蔡国,我们愿意!”“反了,反了他娘的!”还有人喊:“我们要为先君报仇!”“坚决拥护蔡公,杀死昏君!”这声音就像波浪一样传播开去,很快传遍了全城,就连躲在谷仓里的弃疾都听到了。

弃疾是个聪明人,他捂住耳朵,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了一下形势,得出一个结论:现在就算他不想反都不可能了,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主动出击,掌握自己的命运。

于是,他拍了拍身上的稻草,走出谷仓,偷偷溜回了蔡公府,然后冷不丁地出现在大门口,朝着成千上万的革命群众做了一个挥手的姿势。人群立刻又沸腾了,大伙一拥而上,将弃疾团团围住,有人甚至喊出了“蔡公万岁”的口号。

观从对朝吴眨眨眼,两个人会心一笑。

不久之后,王子弃疾、王子比和王子黑肱在邓地正式举行了会盟,宣布反抗楚灵王的暴政。陈、蔡两地人民的爱国心也被激发起来了,纷纷拿起武器聚集到弃疾麾下,浩浩荡荡向郢都进发。叛军势如破竹,或者说根本没有遇到有效抵抗——此时此刻,楚灵王仍然在乾谿待着呢!各地楚军只要一看到三位王子的大旗,就放弃了抵抗的念头,有的甚至也加入了叛军。

来到郢都城下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小的状况。陈国人和蔡国人担心楚国人过河拆桥,一致要求暂缓进攻郢都,转而修筑堡垒,竖立两国军旗。

竖军旗就等于承认两国独立了。站在陈国人和蔡国人的角度,这个想法并没有错。可问题是,两国军旗一竖,就意味着这两个国家打到了郢都,这样楚国人就有意见了,不但郢都的守军会斗志昂扬,叛军中的楚军也有可能倒戈一击。王子弃疾到底老奸巨猾,他对陈国人和蔡国人说:“打仗就是要速战速决,现在停下来修筑堡垒,不但延误战机,而且空费气力,只怕日久生变。”他一面将他们稳住,一面派部将须务牟和史猈潜入郢都,买通王宫守卫,刺杀了楚灵王的大子禄和公子罢敌,并且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

楚灵王这才回过神来,急急忙忙带着部队往郢都赶。一路走,士兵就一路开小差,走到訾梁(地名,在今河南信阳境内)的时候,部队已经所剩无几。就是在这里,他听到了大子禄和公子罢敌的死讯。

楚灵王的脸上突然出现一种似笑非笑的奇怪表情,紧接着大叫一声,从车上跌落在地。当内侍企图扶他起来的时候,他一把拉住内侍的袖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人家,问道:“你说,别人爱儿子,也会像我这样吗?”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恐怕还有超过您的。”内侍回答,“像小人这种老而无子的,日后难免被人挤到沟渠里。您说,谁失去了儿子会不伤心呢?”内侍是宦官,自然没有儿子,说得全是实在话。

楚灵王愣了半晌,长叹道:“我明白了,我杀死那么多别人的儿子,所以才会有今天啊!”

内侍无言以对。这时然丹走过来,单膝跪地,对楚灵王说:“现在说这些都太晚了,而今之计,请大王先回到郢都郊外,看国人如何选择吧。”

楚灵王苦笑道:“众怒不可犯,我现在是天怒人怨,即便跑回去,又有谁会选择我呢?”

然丹说:“既然这样,那就先找个城墙坚固的地方躲一躲,再向诸侯借兵如何?”

“躲去哪儿?你难道还不知道,楚国之大,已经没有寡人的容身之地?”

“还有一条路,也许可以逃到别的诸侯那里,再从长计议。”

“你不用再说了。”楚灵王摆摆手,“寡人气数已尽,去到哪里都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然丹默默退下。当天夜里,然丹就悄然离开,前往郢都投奔新主去了。然丹一走,楚灵王身边的人很快就走光了,只剩下他独自一人沿着汉水南下,打算去往鄢城(地名,在今湖北省境内)。众叛亲离之际,有人却感念楚灵王的好处,主动去寻找他的踪迹。这个人便是申无宇的儿子申亥。

“我父亲两度触犯王命,大王都没有惩罚他,难道还有比这更大的恩情吗?”怀着这样的念头,申亥终于在棘门(地名)的芦苇地里找到了楚灵王,并将他偷偷带回了家。

同年五月,楚灵王在申亥家里自缢,结束了他充满非议的一生。作为一个倒台的君主,他虽然死得不风光,但是也绝不寒碜——申亥怕他黄泉路上寂寞,便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女儿为其殉葬。

当然,还有一种更为悲摧的说法:楚灵王独自一人沿着汉水逃亡,遇见了原来王宫的小臣涓人(清洁工)畴。楚灵王告诉涓人畴,自己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可是涓人畴也没有东西可吃,只能拿大腿当枕头,让楚灵王枕着睡了一觉。楚灵王醒来,发现涓人畴已经不见了踪影,再看头下,枕着的竟然是一块泥土。再后来,他就饿死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8.com 手机版:https://m.bqg78.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站外搜索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