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他们家放出风声愿意出两百元的彩礼,这时候农村一般人家彩礼也就二三十,两百简直是“天文数字”,可惜哪怕如此,也一直没相着合适的姑娘。他们既然愿意出重金,那自然也想挑一挑,有些长相不行的或者是看上去愣头呆脑的,他们根本不会考虑,于是一直没挑着合适的。
这不,正好柳吟霜摔了一跤以后性情大变,名声也被她自己嚯嚯得越来越坏,这家人偷偷观察了,觉得这姑娘虽然性子泼辣、名声也不太好,但是长相其实挺出挑,关键是脑子还挺灵光,于是直接就找人跟柳家提了亲。
柳吟霜的亲妈早死,她爹续娶了一个,后面生了一串五个娃,家里负担非常重,柳吟霜能读书读到初中,都全靠柳老爷子编篮子、采菌子地弄点钱供的。
老爷子性子温和,柳吟霜她爹又是个软怂的,老太太前几年没了以后,柳家基本就是继母说了算。
两百块钱把继女嫁给个傻子的事情,当然是好说不好听,不过柳吟霜的继母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她跟邵家提出来,让邵家给柳吟霜弄进公社做临时工,邵家前头几个女婿都在公社,这点事情肯定能办到。
听说能给解决工作问题,原本反对的柳父也迟疑了,加上继母成天吹枕头风,说什么“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男人虽然蠢笨一点,但是婆家条件好,自己又有工作,日子不过得比谁都滋润”,又说什么“她做大姐的条件好,以后也能多帮衬帮衬后面五个小的,她现在在家因为弟弟多吃个鸡蛋都要跟我打一架,以后去了邵家鸡蛋还不是天天随她怎么高兴怎么吃”……就这么的,柳父也被说动了。
别看公社成天宣传什么婚姻自主、父母不得干预子女婚姻自由,实际农村人心里子女的婚事还是父母说了算的,柳父也是这么个观念,于是也不跟柳吟霜说,就应下了邵家的提亲。
柳吟霜当然不干。
柳老爷子也不同意,家庭条件再好,嫁个傻子以后能有什么好日子,再说,他孙女儿长得齐头整脸的,凭什么要嫁给个傻子?
但是柳父就跟被下了降头一样,铁了心要结这门亲事,加上强势的继母,家里益发鸡飞狗跳,后面柳吟霜被逼得没办法,直接包袱一卷找社员租了一间破房子,搬出来了。
没多久,柳老爷子也受不了儿子儿媳,当然,也是不放心孙女儿一个人住在外面,就也跟着搬了出来。
爷孙俩住在外面,自己挣工分自己过日子,想方设法地赶集挣点钱,日子磕磕绊绊地倒也过下来了。
把老父亲和亲闺女都逼得住去了外头,柳父就想说还是算了,柳
吟霜的继母却不肯,不说两百块的彩礼钱,攀上这门亲事,自家那几个小的,以后甭管是上学还是招工,都能多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