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南省绣衣厂确实名气挺大,往年在广交会上也曾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是这次却是南省绣衣厂头一回拿到广交会的开门红。
时间太短了,还没有人开张呢,他们是第一个。
其实这也不奇怪,来参加广交会的外商们都是经验很丰富的,一般第一天的上午是很少人签单的,毕竟总得货比三家才能做出决定。
曾慧茹来之前是怎么也没想到这第一炮居然会是他们南省绣衣厂打响的。
关键是,并不是什么一两万的小订单,是总数五百多万美元的大订单!
其实单单这个订单,他们南省绣衣厂这次来广交会的贸易任务就已经差不多完成了。
去年他们签的单子是四百二十万美元,今年省里给他们下达的最高目标是六百万美元,所谓最高目标,自然是省里也觉得他们不可能完成,所以还有个兜底目标,是五百万美元。
如果按照兜底目标算的话,他们甚至已经超过了。
曾慧茹脸上神情非常复杂,谁能想到呢,谁能想到,卖个手帕丝巾的,能卖这么多钱?
啧,主要是往年也没人敢定这么高的价格。
“对了,合同里的五万个藤编盒子是怎么回事?”曾慧茹问。
他们绣衣厂可不生产滕编的盒子。
沈茉儿解释说:“那个是装手帕或者方巾的盒子,这样会显得我们的手帕和方巾更上档次,这个藤盒我们到时候可以委托给江北县各个公社生产
。”
曾慧茹看了她一眼,无语地点头,又提出个问题:“第九车间现在不过几十个工人吧,这么大的订单吃得下来?”
沈茉儿淡定道:“合同中约定了分批交货,交货时间拉得还挺长的,而且回去以后我们也会尽快跟公社交涉,扩大厂房规模,招聘更多的工人。”
她看了曾慧茹一眼:“当然,相信厂里肯定也会支持我们的,总部的生产能力是很强的,在应付其他订单的同时,应该也能帮忙分担一些生产任务吧?”
曾慧茹:“……”
绣衣厂总部确实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你一个下属车间就这么光明正大地把主意打到总部头上,是不是胆子也太肥了一点。
万一总部不答应揽这个事儿呢?
曾慧茹想着,忍不住自嘲地一哂,她进绣衣厂时间不长,但也看出来了,绣衣厂日子并不好过,名气虽然大,但是产品样式老旧、工厂内部内耗严重,业务量其实是在逐年萎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