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同时还招了三十个行政后勤人员。
在工厂扩建完成之前,绣工全都以公社为单位进行培训,画工则是统一被拎到柳桥公社中学,开展集中培训。
同时,由柳吟霜带队,在各公社组织了一批成分不好但是有刺绣功底的妇女,这些人自然不可能进入国营工厂当工人,所以以第二分厂的名义组织她们开展“劳动改造”。
杨柳大队大队部腾出了十来间屋子,又给村里五保户留下的几间空屋子和一些本来都快要倒了的旧屋子修了修,倒腾出了五大间的宿舍和十来间的“工作间”,来安置这些人。
这批人一共有五十多个,人数太多,杨柳大队把早年吃大锅饭时候的地方和家伙什都找了出来,直接让她们自己开了个食堂。
虽然并没有真正挂名,但其实相当于在杨柳大队建了个全部由“熟练工”组成的“编外车间”。
相比仍需要培训的三百多新招录的绣工,这些人稍微培训几天就能投入生产。
而且因为她们之前在各自大队里面做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儿,到了这边以后,特别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儿地干活,干得那叫一个又好又快,简直比第九车间原先的那批工人都不差什么了。
一时间,柳桥公社一派欣欣向荣的拼搏景象。
在县里的全力支持下,第二分厂厂房扩建工程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全部完成,半个月后,厂区宿舍也全部完工。
数百名干部职工搬进了宽阔敞亮的新厂房里,厂房门口也在省市领导的见证下,挂上了“南省绣衣厂第二分厂”的条牌。
随着南省绣衣厂第二分厂正式挂牌,一九七二年终于也走到年末,爆竹声中一岁除,又一年过去了。
时光飞逝,转眼过去四年,时间来到了一九七六年。
第100章二更
一九七六年秋。
正是秋收的季节,杨柳大队农田里一派忙碌的景象,沈茉儿骑着自行车路过稻田,被眼尖的陈宇看见,已经抽条成小少年的毛毛同学马上站起来,挥舞着镰刀:“茉儿姐,茉儿姐姐!”
沈茉儿拧了下刹车,从自行车龙头上解下一个网兜:“来拿桔子。”
陈宇欢呼了声,跟头小鹿似的,从田里窜了出来。
另一片稻田里埋头割稻子的周招娣听见声音,一抬头
看到村道上的沈茉儿,马上也跟兔子似的窜了出来:“啊啊啊,师父你回来了!”
周招娣也长高了不少,皮肤微黑,但是五官却长开了,有种英气勃勃的美,也是一副亭亭玉立的少女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