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茉儿没说自己婆家就是首都的,笑笑说:“哪怕我不住,我爹也是要住的,他总不能跟我一起住进婆家去,拖家带口的总得有个自己的房子。我们把工作卖了过来的,手里正好有一点点钱,不置办点东西,回头没准就花没了。”
王大妈听她说得实诚,也是连连点头:“你倒是个孝顺的,说的也没错,这钱呐最是不经花,置办成东西总归都是在的。”
艾姐插嘴说:“人家小夫妻都是首都大学的高材生,往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三人边走边说,王大妈听说小两口都是首都大学这一届的新生,顿时更热情了几分。
今年的高考,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人家小夫妻两个都能考上首都大学,可见厉害。
“楼房卖的人少,只有一套,二楼,五十多平方,两个房间,你们人不多倒是够住了,不过价格也贵,叫价是一千二。”
这是真挺贵的了,一般这样的房子也就六百到八百差不多,但是这家人不好说话,吃死了卖楼房的人少,愣是要坐地起价。
说实话,想要买楼房的人确实也多,他家也正是因为价格喊得太高,所以才从年前到现在都没能出手。
想买的人不少,但是谁也不是冤大头。
“其他的就都是平房了,有几个大杂院的单间儿,这种你要是钱够的话还是别考虑了,人住得杂,成天吵吵闹闹的,你们读书人多半是受不了的,我觉得比较合适的有三套,一套是跟人对半分一个院子,其他两套都是独立的小院儿。”
王大妈细细地给沈茉儿分析。
沈茉儿想了想,大杂院她肯定不考虑的,人多眼杂,住着不方便,跟人对半分一个院子也不太合适,她比较倾向两个独立的小院儿,当然,楼房也可以去瞧瞧。
哪怕柳吟霜经常念叨首都四合院值钱,但是不可否认,这年月确实是住楼房更舒适,别的不说,就说有个独立的卫生间就方便很多,而且北方的话还得考虑取暖的问题,楼房肯定是比平房住着要暖和的。
大人倒是还好一点,她家还有个小豆丁,尽量还是要住得暖和一点。
王大妈听说她楼房也想去看一看,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倒是琢磨着,听见一千二连眼睛都没眨一下,看来是有点家底的。
先去看了楼房,房子倒是不错,倒头的楼梯上去,一条走廊六户人家,要卖的这户就在二楼的楼梯口。
这家人还住着,开门的是个吊梢眼的女人,上下打量沈茉儿一眼,开口就是:“一千二,一分钱不少,价钱能接受就进来看,价钱不能接受就甭进来了,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