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报里牵扯到不少人,老师、学生都有,其他人都面色沉郁地坐在一旁,表情或凝重或愤怒,沈茉儿跟他们倒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系主任走到前面坐下,说:“我们也不一个一个找谈话了,大字报上涉及到的人都在这里了,大家当面对质吧。”
会议室里的人顿时面面相觑,政治经济学二班的一个男同学率先站了出来:“大字报上说我仗着是首都本地人,从年初开始就到处跑关系给自己运作分配的事情,我承认,我确实托了不少关系,但是并没有任何作用。我家就是普通的工人家庭,人脉有限,他们能帮我牵线搭桥的单位,我自己靠分配也都能进,所以后面我就放弃了。”
大家被这哥们儿的直白震了一下,见系主任听完依然是笑呵呵的,于是也陆陆续续地开始发言。
首都本地的想分配个更好一点的单位,外地的则想留在本地,不管是在外面找关系,还是在学校里面找老师,小动作是有的,但是要说违规倒也不至于。
有几个则是完全没事,纯粹被造谣的。
一个一个说着,轮着轮着就轮到了缩在角落里的王三春。
要不是轮到王三春发言,沈茉儿甚至都没注意到她。实在是她缩在个角落里,旁边就是一张摞着资料的桌子,不仔细看还真注意不到她。
王三春埋着脑袋,声音有些颤抖:“我、我确实给老师送过礼,送过一袋苹果,一件衣服……但是老师没收,老师一次都没收的!我知道我这么做不对,可是我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
她开始呜咽起来。
一众系领导都皱起了眉头。
前面那些人,有的是找老师打听分配情况,有的是找老师说情,但都没有送礼的情况……送礼的话,严格来说就是行贿了。
老师没有收是老师坚守底线,没毕业的学生送礼行贿……这就是德行有亏了。
负责分配工作的老师叹了口气,说:“王三春同学这个行为确实不对,我已经批评教育过她了。不过,她给我送礼,并不是为了留在首都,也不是为了获得更好分配。”
她看了眼王三春,摇摇头,接着说:“王三春同学是苏省人,虽然她曾经在西北插队,但是按照政策,知青都已经返乡回归原籍了,王三春同学毕业以后也是要分配回苏省。
但是她告诉我,她如果回苏省的话,她家里可能会逼她把工作让出来给她弟弟,还有,她家里还可能会逼她去嫁人,所以她请求我帮她把工作分配到别的地方。
当然,她也没有要求去那些好的省市。其实按理苏省就是不错的地方,他们那边跟我们学生处联系,是准备安排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去省里各个单位的,分配形势还是很好的。
但是王三春同学不想回苏省,她也不想占用其他省份的名额,就想回西北去,她说她愿意跟西北的同学调换。”
王三春插队是在西北的青省,怎么说苏省的条件都是要比青省好的,这么换其实她是吃亏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