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 > 下卷185,小两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下卷185,小两口(1 / 1)

('下卷185,小两口 (第1/2页)

下卷185,小两口



松镇属于华北某个小山村,城镇中心化的发展还远远没有到这。

连织曾在一篇报道看到过其乡村瓦房都是采用以前的旧砖和陶瓷石片制成,通过最简单的砌筑方式,融合成一面面质朴的砖墙石墙。

但却在接近6级的地震中坍塌的比例中占得最小。

这里面的门道不禁让连织感到纳闷。

因为地方太过偏远,到了机场还得转火车。连织料定这一路并不好走,所以在火车站便叫好了车。

宋亦洲看着眼前的轿车,略微沉吟。

“你确定要坐这个去山村?”

“是啊,怎么了?”

“没什么,先上车吧。”

连织觉得他有些古怪,然而不过半小时就知道因为什么,沥青路还没修到这里,一路上大小石头磕磕绊绊,连织脑子都快被摇晕了。

最可恶的是路段被雨冲垮了半截,车子再没法往里开。

宋亦洲拧开一瓶水,递给她。

连织漱口的功夫。他就下车打了个电话,不多会路的另一段就有人牵着条马过来。

不!

居然是牛,套着鼻环的牛。

四脚兽踩着不足半个手臂宽的烂路,悠哉悠哉朝她走来。

宋亦洲微弯下腰看着车里的她:“坐吗?车子估计是走不了了。”

连织目瞪口呆:“所以你知道车子开不进去?”

宋亦洲点头。

连织:“那你不早说!”

她气鼓鼓的,实在是吃的不多的午饭被甩到喉咙口了。但转念一想这个人是陪着她来的,本来可以不用受这些,她那股气焰又渐渐下去了。

宋亦洲抹掉她嘴角的水渍,淡笑:“我要提前说了你不会愿意坐这个。”

她有这么娇气吗?

连织瞪他,然而转头看着那只牛尾巴上飞着一圈苍蝇,类似于屎的颜色粘在它屁股上,隐隐一股味道传来。

好臭。

连织自小生活虽然差,但也是爱干净讲卫生的。

若是提前说,她只怕用走也不会坐一头牛,但此刻也只能踩在宋亦洲手上,被他带上大黄牛的后背。

男人坐上来时,胸膛随之贴近。

她整个人都窝在他怀里,脑袋顶还被他下巴抵着。

这姿势太过亲密了,连织心里一咯噔,忍不住扭头看他。

“只有一头。”宋亦洲略无奈,“总不能让我走进去吧?”

好吧...

有人牵引着他们。

天空万里无云,蔚蓝如海,下午的太阳仍旧炽烈。连织的脸蛋被烤得guntang,细看耳朵也有些异常的红。

宋亦洲纳闷,再热也不可能会热成这样。

“怎么了,哪不舒服?”

她翕动鼻翼,发红的脸蛋竟有些可怜兮兮,作势指了指下面。

“臭啊——”

出口的那瞬间气憋不出了,味道猛地冲进鼻子。

连织想呕吐。

宋亦洲扭头瞥了眼,原来是大黄牛边走边拉屎,味道是不怎么好。

在连织干呕的时候男人宽大的手掌将她半张脸掩住,嗅觉此刻通通封闭,在打开了那瞬变了气息。

有点香。

说不清什么味道,带着温和的气息,丝丝缕缕将她包裹住。

这味道好熟悉。

以往她动情搂着他的背,埋在他颈窝深处嘤嘤叫。嗅的就是这种味道,只是那个时候经过激烈的冲撞气息更为浓烈。

严丝密合地贴着她,像是要钻入她的肺腑。

她是闻', '')('下卷185,小两口 (第2/2页)

不到臭味了,但身体深处像是雨后清晨,泛着绵绵不断的潮湿。

“你怎么知道这里路烂成这样?”手掌还捂着她鼻子,为转移注意力她声音囫囵。

“宋氏资助的地方和乡村很多,所以对这些路况或多或少有些了解。”

男人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好像一点也不能缓解。

怎么办,耳朵有点痒。

大黄牛优哉游哉过高坡,下土田坎。大概是阳光太好昏昏欲睡,连织也忽略那丝潮热,拿他当人rou枕头打瞌睡。经过一处梯田,宋亦洲微抬下巴示意她看右边。

连织睁眼瞧去,那一栋栋建在田坡上的正是用陶瓦和夯土墙堆砌的房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而田坎中央有老人佝偻着背脊,挑着一担麦子缓缓而行。

忽然他摔了跤,粮食撒了满田坎。

连织心莫名跟着一紧。

就见老人一手捧,一颗颗捡,然后重新挑起来往家走去。

宋亦洲在她耳边问:“要不要去他家看看?”

“好。”

偌大的土墙房子里就只有一对孤寡老人,大概七十来岁。

看到他们都有些紧张和不知所措,得知来意后却很高兴热情。

拿出家里的橘子和菜饼招待。

这橘子大概是一直舍不得吃,都有些蔫吧了。

连织虽然口渴,但想起刚才这位老人连一颗麦子都捡,只怕家里生活并不充裕。

她整要拒绝,宋亦洲却剥了橘子给她。

“老人一片好心给的,咱们接着。”

他转而和两位老人聊天,问他们多大。

听到年龄快有八十的时候,连织小小的吃了惊,问他们是否有儿女孙媳。

老婆婆比划着说她有四个儿女,都在城里定居了。

“这里生活不方便。为什么不让他们把你们接到城里?”

老太太腼腆说城里住着不方便,还是自己的家好。

这一片瓦房里就只有他们两个人,年轻人都奔向繁华了。

到底是住着不方便,还是儿女不愿意接过去,这个无从得知。

连织问了她一些关于瓦房排水和牢固性的问题。

这房子老人住了大半辈子,当初和老伴一手建起来,自然是知无不言。甚至还带连织去看曾经的裂缝是如何加固的。

难以想象老婆婆哆嗦着一双手,还给她演示如何用稀土固墙。之前大风季节总会漏雨,他们这一补就能顶好多年。

连织突然后悔自己没带纸币,她从不圣母心泛滥,却第一次同情这对老人。

整个下午连织和宋亦洲都在他家叨扰。

离去的时候,宋亦洲将钱夹子里的钱取出来,厚厚一匝,感谢他们一下午的热情招待。

老人推辞不要。

宋亦洲却说这是他们应得的。

他转而看着连织:“她有工作疑问,来这里找找灵感,我们又吃了你那么多东西,应该的。

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多给我们两个橘子,她好像很喜欢。”

有吗?

连织下意识想反驳,但想到橘子好像全部进了她的肚子,又默默闭嘴。

老爷爷赶忙擦手,又去屋里装了一兜橘子。

连织看着宋亦洲含笑的侧脸。

难怪他最初让她放心吃,怕是早就想着给钱了吧。

光给钱他们肯定不要,所以得先占这两个老人一些便宜。这个人做事起来熨帖得让人找不到半分差错。

老婆婆感激看着她,说出的话让连织有些无所适从。

“你们小两口是我见过心地最好的人。”

———

明天见。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站外搜索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