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镇、吕夏卿等人于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唐书》的修撰。 修了十七年的《唐书》,竟有这么多问题? 欧阳修被打击到了,他颓然地坐在院中石凳上。列传gt部分是宋祁写的, 〈志〉和〈表〉分别由范镇、吕夏卿负责编写,他只写了〈本纪〉10卷和〈赞〉〈志〉〈表〉的“序”以及《选举志》《仪卫志》。 宋祁是前辈,又先于他编撰《唐书》,所以他没有对宋祁所写的列传部分从全书整体的角度润色整合。 难道是这里出了问题? 随即,欧阳修摇了摇头,记载武后杀女的武后本纪以及杀子的唐高宗本纪是他写的,天幕说后世已经多方查证证实了是子虚乌有。 他要不要上书官家,重修一遍《唐书》呢? 【还有《资治通鉴》,一开始司马光可能是想效仿司马迁的《史记》写一本巨著,于是自己编撰了《通志》,是一家之言。 后来呈给宋英宗、宋神宗看的时候,两位皇帝都觉得好,才变成了官方下旨编撰的正史,成书后赐名《资治通鉴》。 但人家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备注了自己是一家之言,也没有碰瓷正史。看《史记》的也都知道司马迁写的是私史,一开始也没太当真。 后来流传着流传着才变成二十四史的开篇之作,成了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正史。 这里说个有意思的事,不考据,说个玩笑而已——据说是汉宣帝觉得《史记》不错,所以才把《史记》推广的。 当时的《史记》还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删减版,里面含有大量的宫廷秘事,尤其是关于汉武帝的宫廷秘事。 这情有可原,谁让汉武帝下令把司马迁阉了呢。 司马迁怎么可能一点怨言都没有,所以未删减版的《史记》一定很刺激!!可惜我们看不到。】 汉武帝时期 刘彻双目微微眯起,眼神危险,“《史记》?还是二十四史的开篇之作?后世广为流传的正史?” 他好像知道为何他在后世不受待见了,肯定是这厮写《史记》的时候恶意抹黑他! 这司马迁到底是何人? 还有汉宣帝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推广这种私史?? ** 在外游学的司马迁听到天幕提起自己的名字,先是不敢置信,随即狂喜,但没过多久就变成惊吓过度了。 他…他竟然被…… 司马迁高兴不起来了。 【司马迁虽然夹带私货,但人家至少尽力做到了公平公正。《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同时也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此后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对比之下,和司马迁一字之差的司马光就不够公平公正了,修正史还不认真考据,在正史里造谣。 唐朝尤其是重灾区,不仅造谣,还大加润色,比如二凤玄武门之变后,去见李渊时“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武则天杀女嫁祸王皇后…… 不过尽管如此,司马光还是获得了和司马迁一样的成就,《资治通鉴》被誉为中国古代唯一能与《史记》相媲美的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和《史记》并称为“史学双璧”,司马光和司马迁并称史坛“双司马”。】 司马迁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司马氏世代为太史,他早有写一部从三皇五帝时期到至今为止的史书的想法。 为此,他将游学沿途中所见所闻都被他一一记在笔记上,打算历遍天下后结合自家的藏书写史。 自从纸张造出来后,他的游学之路更顺畅了,对于怎么写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 但万万没想到,他还未动笔的史书将来竟有如此成就。 流芳百世,开创了一种新的写史体裁。 司马迁激动万分,一颗心怦怦直跳仿佛要跳出胸腔。 汉武帝时期 刘彻一头问号:“??”这种私史也能当做正史? 还评价这么高! 一想到那本《史记》里可能没少抹黑他,刘彻就眼前一黑。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原本听得挺开心的,像史记删减版、汉武帝后宫秘事什么的,汉宣帝推广《史记》什么的,他根本听都没听过。 他正想着汉宣帝推广《史记》是不是因为记恨汉武帝,但又不能光明正大表现,所以暗戳戳推广记载了汉武帝黑料的史书呢。 结果吃瓜吃到了自己身上,他怔住了,转头问长孙无忌:“天幕刚才说什么?” 长孙无忌死死地抿着唇,才没有笑出来,被李世民这一问,彻底憋不住,“噗嗤……” 长孙无忌这一笑,众人也绷不住了:“哈哈哈……” 李世民也跟着笑了起来,他无奈道:“这些修书的文人学士太缺德了!” 【总之正史造谣非常恶劣,比野史还恶劣,野史不可信是众所周知,但正史作为反驳野史的依据,竟也如此不可靠。 这对后世研究历史的学者来说非常痛苦,恨不得穿越回去亲眼见证那段历史。 再把那群写史书的人拎起来打一顿,写史书就不能严谨一点,多方考证,不确定地方的标上不确定吗?】 各个时空参与过修史书的文臣觉得脖子凉飕飕的。 可是史书也不是他们想怎么修就怎么修啊!修完后要给君王过目,要是君王提出你这里写得不好,写得不对,他们除了改还能怎样? 【好了,说完题外话,我们继续看书里的内容。 通过这几件事,锦瑟终于混成了武则天的心腹,同时她也慢慢接触到了武则天的几个儿女。 这个时候李弘已经死了,太子之位落到了李贤头上。 李贤和从小体弱多病,疑似患有肺结核的李弘不一样。李贤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身体比起他哥哥来不要太好。 锦瑟来的时候李弘已经死了,所以她并不知道李弘到底得了什么病。 不过她猜测未必是肺结核,肺结核是传染病,在没有青霉素的古代是绝症。 如果真得了肺结核,以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不可能没有人传染这个病。 锦瑟在宫中经常能“偶遇”李贤,每次见面李贤都会夸锦瑟的报纸有多好多好。 锦瑟以为李贤是想拉拢她,也没怎么在意。 直到有一天武后问她,愿不愿意去东宫当李贤的侧妃。 锦瑟:!!?? 锦瑟想也不想的拒绝了。 cp粉谈什么感情?男人只会耽误她磕cp。 而且李贤就是个悲剧,她是疯了才会当他的侧妃。 武后见锦瑟拒绝得毫不犹豫,心里很是满意,还把她派去教导太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