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3(1 / 1)

物。 虽然古代棉花产量不如现代,但是相对于丝、麻来说,棉花种植简单,产量也比丝麻高很多,如果能全面推广,肯定能促进纺织业的发展。 武后采纳了锦瑟的建议,派人去边境和西南地区寻找木棉花。 然后在各地推广棉花。 尤其是最适合种植棉花的新疆,在现代,新疆的棉花总产量可是连续一十几年位居全国第一。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是无敌的存在。正好还能让掌权者看到新疆的重要性,这回可不能再丢了!】 大唐 西南边境的百姓闻言脸上露出喜色,众人兴致勃勃的讨论天幕所说的棉花到底在哪里,该怎样种植? 讨论过程中他们发现原来他们见过这种花。 开花的时候很美,但枝干很丑。 原来还有这样的作用吗? 武周时期 武则天听到大唐已经有了棉花一喜:“立刻派人去找。” 不过这新疆又是哪里?“来人,取地图集来。”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笑了,大唐本身就有,只要推广几年就能见到成效。 比从天幕手里买到种子开始培育快多了。 比丝麻产量高,就这一条就很值得推广这个棉花。更别说它还全身是宝。 李世民高兴得在殿前走了两圈,脑海中已经想了好几种推行办法。 文臣武将们也很高兴,文臣们想到多了一种产量比麻高的布料,要是推广至各县,不久的将来不就人人都有衣服穿,再不用衣不蔽体,这是一项伟大的功绩。 武将们想到有了棉花,将士们过冬就能多一件御寒的衣物。 大家都在讨论:“新疆在哪里?” “在高昌,”李世民早就把地图看了无数遍,对各个地方的前后今生如数家珍,“贞观十四年,君集平高昌,大唐在其地方设安州都护府,同年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 侯君集一听两眼放光,感受着众人艳羡的目光,昂首挺胸道:“陛下,高昌那块地既然如此有用,可以早点将其打下,臣请战。” 他会比史书上记载的更快打下高昌! 【棉花加报纸,武后一时间风头无两。 反对她的大臣上过几次报纸后,再不敢再提什么牝鸡司晨,母鸡打鸣了。 可见那些自诩维护正统秩序的“儒学家”们也并不是全无弱点。只要戳中他们的痛处,他们也不是不能乖乖闭嘴。 作为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尽管唐朝之后的儒家、历史学家都对她进行过恶毒攻击和抱敌对态度,但是他们来来去去也就只能黑她恶毒、牝鸡司晨、手段残忍,对于她执政期间的功绩是认可的。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1]。 我们伟大的管理员曾经说过——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2]。 这绝对是高度评价,别忘了那首词里写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3]” 女皇这样的评价就证明了她的过人之处。 而且女皇在古代帝王里知名度绝对位列前五,比起某些被儒家士大夫大肆赞扬的皇帝出名多了。 太出名了就容易招黑,而且被黑得可惨了。 欧阳修的《新唐书》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作为正史流传的,隔了几百年,这两位史学家像是亲眼目睹武则天杀女陷害王皇后一样,写得有板有眼。 可是废王立武牵扯到的何止王皇后,还有长孙无忌、褚遂良、韩援等人,如果真是武则天杀女陷害,出身太原王氏的王皇后会善罢甘休? 还有长孙无忌等人的列传以及武则天列传、唐高宗列传中都只字不提?这明显不可能。后世学者经过多方查证,认为杀女纯属小说虚构。 欧阳修和司马光这两位文学大家采用小说里虚构的情节,也不知道是什么想法。 还有毒杀长子李弘,这个更是荒谬,但是却被欧阳修写进了《新唐书》。 后世猜测欧阳修花甲之年还能陷入两件乱.伦案,可能就是他的报应吧,捕风捉影写史书,他晚年也被政敌编造乱.伦黑料。 可刺激了呢,初次与大儿媳有染,第一次与外甥女通奸。 要不是事情闹大了传到皇帝那里去,欧阳修说不定就要背上这口黑锅了。 还有经过明朝重新刊印的《旧唐书》中王皇后、萧淑妃死于醉骨,简直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医学证明,普通人是没有办法在被重打一百大板后,再砍去四肢装入酒坛里活几天还不死的。医学奇迹都不敢这么写。】 宋仁宗时期 欧阳修:“……” 司马光:“……” 第71章 七十一章 造谣不好 秦始皇/汉武帝:略输文采??? 秦始皇挑眉:“这人是谁, 口气竟如此大。” 刘彻:“略输文采?输在哪里?”管理员?这是什么说法,听天幕的意思,这人似乎很厉害, 也很受天幕推崇。 简直有种盲目信任的意思。 这人到底有何成就,能被推崇至此? ** 唐太宗/宋太.祖:稍逊风骚?? 李世民:哪里逊, 说清楚。 “伟大的管理员?”李世民好奇道:“天幕可从来没对谁用过这个词,这人做了什么竟如此被推崇。” 【《新唐书》的问题远不止这些, 历史上《新唐书》颁行不久,北宋的史学家吴缜就写下《新唐书纠谬》,共举出该书四百六十条错误。 这本《新唐书纠谬》被后来的史学家评价为多言之有据,深中其失。自立误说,纠责失当处, 不及全书的十分之一[1]。也就是说这本书指出来的错误大多数都是真的, 有问题的占不到这本书的十分之一。 而且后世的史学家发现《新唐书》中除了这本纠谬列出的错误外, 还有不少错误, 就…《新唐书》质量堪忧。看的时候最好要结合《旧唐书》一起看。 当然《旧唐书》也有很多问题, 我们现在看到的《旧唐书》已经不是后晋最初编撰的那本了, 经过明朝的重新刊印里面加了不少料。】 欧阳修被天幕说得脸色忽青忽白,良久也吐不出一个字来。 至和元年八月他又遭到诬陷被贬, 幸得官家挽留才留在开封修《唐书》。 早在庆历四年, 官家就下旨重修《唐书》, 他被任命为翰林学士,主持修撰《唐书》的时候《唐书》已经修了十年。 他接手后,历经七年, 和宋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