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三线轮回 > 分卷阅读18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85(1 / 1)

再然后,不约而同、身子掉转、抓住牵路绳,没命样往洞口处游了过去。 *** 幸运的是,接下来一切都顺利,那东西没追过来,吊绳也及时上提,上到洞口的时候,有人递来毛巾,有人送上姜汤,帐篷内甚至提前生好了火。 一番哆嗦之后,裹着军大衣的易飒和宗杭终于缓了过来。 丁盘岭显然对他们寄予了很高希望:“怎么样,有发现吗?” 易飒点了点头:“算是有吧。” 丁盘岭略舒了口气之后,反更加紧张了,想追问,扫了一眼帐内的人,又忍住了:“我们换个地方说。” 易飒和宗杭跟着他出来,这才发现这一上一下的时间,丁盘岭他们已经安排人把之前的营地整个儿挪了过来。 两人跟着丁盘岭进了另一间大帐。 这儿算是指挥中心,也是丁盘岭的住所,比他们的双人帐豪华多了,配有发电机、小型的取暖机、应急电灯,连简易的桌子凳子都有。 刚进帐,丁盘岭忽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向着外头的人吩咐:“把长盛和丁碛也叫过来。” 叫丁长盛过来,易飒可以理解,但什么时候丁碛也这么受重视了? 易飒心里一动:“盘岭叔,丁碛现在跟着你做事了?” 丁盘岭笑了笑:“都是帮三姓做事,不分跟着谁。” 这话说的,还真是滴水不漏,易飒撇了撇嘴,漫不经心转头。 视线恰落在那张简易的折叠桌上。 折叠桌上,摆了电脑、纸笔,一本黑色皮革手册——易飒认得,是她辛苦从窑厂里偷出来,又物归原主的那本。 黑色皮革手册下头压着的那本,那是…… 想起来了,是那本她从丁长盛书桌里翻出来的软面册子,之前插在后腰,可惜从洞口钻出来的时候,无意间碰掉了。 易飒依稀记得,软面册子里记录的,好像是类似什么临床症状…… 正想着,丁长盛和丁碛一前一后进来,丁盘岭示意易飒:“你可以说了。” 易飒把心思暂从软面册子上收回,一五一十把水下发生的事复述了一遍。 丁盘岭听得很仔细,偶尔询问两句,由于宗杭和那东西有过直接对抗,他问宗杭的更多。 “所以,那东西没有温度,是冰凉的?” 宗杭想了想,很肯定:“是冰凉的。” “很软,没有骨头?” 真不想去回忆那感觉,太恶心了,宗杭吁了口气:“又软又腻,形容不出的那种感觉,身上还黏黏的,跟胶水似的。” 丁盘岭眉头紧皱,半晌没言语,过了会,他走到桌边抽了张纸,快速在上头写下几行字。 易飒把身子倾过去看。 他写的是: ——肉块、肉丝状纹理、血管凸起。 ——地下、有水。 ——可再生、修复功能强。 写完了,他盯着看了很久,又递给丁长盛:“你觉得,像不像……那个东西?” 丁长盛没立刻反应过来,易飒也一头雾水:“像哪个东西啊?” 第106章 丁盘岭笑了笑:“你应该没听说过,我们北方的乡下,有些地方挺信这个的……” 这一下提醒了丁长盛,脱口说了句:“太岁?” “像不像?” 丁长盛连连点头:“是像,确实有点像。” 丁碛也是一脸恍然。 怎么好像都知道的样子,偏自己不知道,易飒只好去朝宗杭找安慰,好在宗杭从不让她失望:“什么太岁?犯太岁吗?” 丁盘岭摇了摇头:“中国古代的传说里,太岁就是生活在地底下的,形状像肉一样,所以又被称为‘肉灵芝’。有句话叫‘太岁头上不可动土’,就是因为古人普遍认为太岁是凶神,挖到这种东西很邪门,会给人带来灾祸。” 说着指了指电脑:“信号一会有一会没的,但你可以搜一下,说法应该挺多的。” 宗杭赶紧过去,点开网页搜索,输入“太岁”两个字。 易飒也凑过来看。 信号还可以,网页卡了会就出来了,条目还真不少。 原来一个“太岁”,有这么多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道教里的神,太岁星君。古时候,一甲子是六十年,传说每一年,天上就会派一个神仙出来值班,负责管理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祸福,常说的“犯太岁”,就是指某某人的流年不大好,冲撞了今年的太岁神。 这解释神话色彩太浓了,而且宗杭感觉,漂移地窟的那位,跟天上的神仙……好像没什么关系。 第二种解释是凶神凶物、邪门阴怖的玩意儿,也就是丁盘岭口中的“太岁头上不可动土”——它一般藏在地下,形状像个肉块,你别去动它,一旦挖着了,灾祸就来了。 还列举了两则志怪故事。 一则出自《酉阳杂俎》,说是有一户人家,建房子时,偏要在“太岁头上动土”,结果“见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而动”,没过多久,家里人就死了个七七八八。 另一则来自《广异记》,主人公姓晁,大概中二少年秉性,从不信鬼神,偏喜欢在冲犯太岁的方位挖土,有一天居然挖到一块蠕动的白色肉团。 晁姓小哥也是刚猛,非但不怕,还挥起鞭子抽了它几百下,然后扔到路边。 当晚,有人听见一个声音问那肉团:“你怎么就这么被打了,不报复他呢?” 肉团回答:“他血气方刚的,我拿他没什么办法。” 然后,那肉团就不见了。 第三种解释更科学化一些,认为太岁是一种生物,古已有之。 古代典籍里最早提到太岁的,是《山海经》,称它为“聚肉”、“视肉”,总之脱不了一个“肉”字,可见它的质地确实跟“肉”挺像的,《本草纲目》里也提过它,叫它“肉芝”,“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它可以自生自长,“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只是非常稀罕,据说秦始皇当年派徐福出海找仙药,列出的药名中,就有一味是“肉灵芝”。 解放后,国内有过几次民间发现疑似“太岁”的记录,多在北方。 现代科学认为,太岁是一种罕见的黏菌复合体,差不多跟地球一样古老,以至于有人宣称它是一切动植物和人类的祖先,说是它当年进化的时候,其实前途一片大好,只要愿意,它可以选择进化成植物、动物,或者菌类,但它自己停止进化了。 当然,众说纷纭,并没有权威定论,一是因为这玩意实在太过稀少,样本奇缺,没法展开系统研究;二是黏菌体的成分复杂、种类繁多,每次发现的都不太一样,换句话说,从来没发现过两种一模一样的太岁。 …… 再往后翻页,就没什么新说法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