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私仇。” “那……那怎么办呢?爹,我很担心我们守不住延州。赵敛似乎也很会用兵,他若能来帮助爹爹,我想延州局势会有好转。” 谢祥祯想了很久,说:“谢承瑢是不是已经到秦州了?” “是,前几天宋都部署同我说过。” “你去把信送了,必要时刻,就把……”谢祥祯似乎下了很大决心,才将札子递给她,却又气馁起来,“算了,你去问问他吧。” 当夜,请求均州出兵支援的札子就由谢忘琮带着奔出了城,直向均州而去。 * 延州有战,均州也是知道消息的。 赵敛以为西燕不会打到均州,但以防万一,还是严阵以待。正月下旬,正是春日将临之际,延州援西禁军的将领谢忘琮忽来求见。 他不用想就知道谢忘琮来是什么意思,大抵是请求支援。果不其然,谢忘琮一见到他,二话不说,先将求援的札子交出来。 “延州有难,今西燕有兵十多万,延州统共七万。我军连败,现下士气萎靡,再这样下去,延州必危。”谢忘琮抱拳作揖,“这是曹相公亲写的求借兵札子,请赵部署一阅。” 赵敛根本不看札子,反而将它放在一边。他直截了当说:“调兵遣将须陛下亲诏,无诏,我不出兵。” 谢忘琮道:“有宰相作保,陛下不会怪罪。” “宰相作保?”赵敛摇头看了她一眼,又把目光落在札子上,“曹规全的话,你觉得几分可以信?” 帐中静默半晌,谢忘琮放下手来,由衷说:“半成能信。” “那你叫我出兵?倘若陛下指斥,我找谁诉苦呢?”赵敛把札子往谢忘琮面前推,“恕难相助了,请回吧。” 谢忘琮与赵敛同时盯着那封札子。 帐外士兵操练的吼声震天,冬末的风还发凉。 那札子上的墨迹早已干透了。 谢忘琮说:“倘若官家降罪,我与谢殿帅、曹相公,担全责。” 赵敛还是幽幽说:“我需要再考虑。” “延州若沦陷,下一个就是秦州。赵观忱……”谢忘琮痛苦地闭上眼,“昭然就在秦州。” 赵敛没说话。 “如果延州没了,那么萧弼就会北上,他还有十几万兵,可秦州却没有二十万兵。”谢忘琮松了一口气,直视上赵敛的眼眸。 她看见那作怒的神情,还有投向她的深不可测的目光。 赵敛问:“你是在提点我,还是在威胁我?” “若不是事情紧急,我也不想叨扰你。” “我以为这是公事,谢管军不当拿私事来督促我。”赵敛有些恼了,“没有官家的手诏,我就是不能出兵。有什么问题吗?” 谢忘琮深呼吸:“延州是均州与西燕的屏障,也是大周与西燕的重要关口。延州有多重要,不必我说,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我当然清楚,可是没有官家手诏,我不能出兵。”赵敛站起身,漠然俯视谢忘琮,“我没有任何职责帮谢祥祯守延州啊,你觉得呢?” 谢忘琮望着眼前高大得像山一样的人,竟不知如何说了。她问:“你要怎么样才能出兵?” “拿官家的手诏来。” “那就来不及了!”谢忘琮猛拍桌面,“赵敛,你知不知道延州有多危急?!三县被攻占,现在只剩一个摇摇欲坠的延州城!你以为延州破了,你均州还能守多久?!” 赵敛一字一句说:“我有绝对的把握能守好均州。” 谢忘琮问:“凭什么?” 赵敛伸手:“请回吧,望谢管军下次来,是带着官家的手诏来。” “赵敛。”谢忘琮无力地呼了一口气,不小心瞥见赵敛手上的指环和手腕上的佛珠。她握紧拳头,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我会写信找昭然调兵的。” 她见赵敛不说话,掉头就往外面走,边走边说:“我和我爹,和谢承瑢,我们是一体的。如果延州实在不行了,援军又到不了,我只能让谢承瑢南下相救。如果那个时候你还可以冷眼相望,那我真是替我弟弟觉得不值。” 赵敛忽然大笑:“你现在是在威胁我了?” “是。”谢忘琮止步,“我会让谢承瑢看看清楚,他到底爱慕着一个什么样的怯懦小人。” 赵敛笑着点头,坐下来把札子拆了,说:“有没有人和你说过,你讲话和谢祥祯一样讨厌。” “你要出兵么?” 赵敛不答,把札子完整地看了一遍,问道:“到时候官家怪罪下来,谁替我担责?” 谢忘琮抱拳说:“我,我会替你担全责。” “我要谢祥祯替我担责,即便他是战死了,临死之前也要写一封请罪的札子给官家。”赵敛抬起头来,凛然道,“要写明,是他叫我出兵,他该为此次所有错误负全责。” 谢忘琮额头上的筋一跳一跳:“当然可以。” “我还有两个要求。” “你尽管说。” 赵敛伸出食指:“要我出兵援助可以,曹规全不能干涉我的所有决定。如若他对我说三道四,我立刻退兵。” 谢忘琮道:“当然可以。” “我不要你说可以,你要回去问了曹规全可不可以。”说罢,赵敛再伸出中指,“我要谢祥祯听我调遣,他绝对不能指挥我作战。” 谢忘琮听了,思忖很久,才说:“可以。” “那好啊,七天内我就会率兵到延州。我有一计,请你们家主帅协同我一起完成。” 二人谈到深夜,谢忘琮没空停留,立刻又骑马回延州。 瑶前一直在外面候着,待人走了,这才进来:“二哥。” 赵敛正在写札子,字写得飞快:“一会儿你找人帮我把这封札子送到珗州。” “怎么了?”瑶前往前看了一眼,竟是请罪札子,惊呼道,“请什么罪?” “谢祥祯请我出兵救他。我私自调兵出城,不算是有罪吗?”他把札子写完了,折好、封好,交给瑶前,“快去送,最好是在二十天内送到官家手里,要比曹规全还要快。” 第149章 四六 佛前九思(一) 正月二十七,赵敛按约定日子到了延州。 均州都部署离均,须有一人继续守城,赵敛把这重任交给了秦书枫。 秦书枫对赵敛未得诏命私自调兵一事嗤之以鼻:“你以为你身在均州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官家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会很不愉快的,你就等着官家将来降罪吧。” 往延州途中,赵敛一直思索着两个问题。他并不只想做一个远在边疆的守将,想要回珗州,得看官家的意思。如果官家对他以后算账,他也不必多幻想还朝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他还在思索第二个问题。便是与萧弼之战。 赵敛是新将,他这个“均州马步军都部署”其实是靠着谢承瑢和先父得来的。他就是一个没有资历的将帅,如若能一战成名,那么他就可以完全摆脱“受他人恩惠”这一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