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缘:张子娥出事了。
青舟:怎不早说!
小缘:您叫我有话慢慢说的呀。
笔力不足,正戏更得慢一点。
第35章无由之念
公主共计离梁三次,每一次皆有张子娥的份。
第一回,她去仙承阁,遇上了她。
第二回,她去诀洛城,花三千石买她。
第三回,她去平原城,在荒郊野岭中寻她。
怪不得公主埋怨小缘这丫头言语刁钻,她话中山洪,哪里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的寻常泥石?那日龙夷于入夜前抵达平原,正欲隔日点兵操练,不巧夜里暴雨来袭,阵势迅疾,浇得驻扎山下的宋国守军骤不及防,莫有扯一嗓子玩命奔逃的功夫,陡然两眼一黑,顷刻陷没在黄沙泥浆之中。
龙夷闻雨搴帘而出,高举火把下令连夜迁营,雨水划过拧紧的眉毛,缘着铜制铠甲成柱而下,高溅起大片水花。
雷电轰隆贯耳,龙夷说了什么,只有雨听得到。
形势如累卵,十分不妙。
一向老成的龙夷翻身上马,紧握兵符一言不发,首次在阵前流露出不安之色。宋国老将猛一仰头,就着火光猝然看见龙夷额角仍留有孩童尚未褪去的绒毛,惊觉他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他其实一直是个少年,只是当他手握重权与宋国公一齐临朝之时,权势所赋之荣光震慑百僚,过为耀眼夺目,以致旁人难以察觉。不察,故不晓得怜惜。好在老天爷开眼,想方设法怜惜他,譬如点兵之事劳神费力,若是直接将人数抹平,便不必再大费周章。
却说另一头梁国有一守城小将,名为冯三。小伙子年二十,正是血性时候,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最初与张子娥闹不和,即是由他挑头。大庭广众下,长剑一弹,挑着眉梢出言不逊,不给我们张姑娘一点面子。而张子娥大度,自然不与匹夫一般见识,不过是将梁王所赐之令牌无比显眼地挂在身上,成日在他面前晃,至于耳边的风言风语,眼前的寻衅闹事,跟没看见似的。不想匹夫自有匹夫之勇,宋国粮草遇袭一事,从统筹安排,到偷袭策略,乃是冯三全功,同张子娥全不沾边。如此说来,梁王指令的确入情入理,这人话说得大气,模样长得像话,可她是个摆设,毫无用处。
青天大道,既然麒麟飞不上去,不如留给小人物。此回冯三不仅鸿运当头,将星高照,还使出一招虚张声势的把式。他因知龙夷迁军向南,一边对南噪鼓,一边带兵西出,巧蔽哀兵煞气,西面宋军无奈败走,已接连拱手呈上周边几方要塞。
平原城多年不动,一夜之间改名换姓。
至于八斗之才的张姑娘,每夜皆歇于山上,据说是因她金贵,吹惯了国策门的高岭清风,耐不住山脚的暑溽闷热。想必才女亦怕寂寞,她不单自己宿于山中,还拉上她的小龙,就连梁王赐予她的老弱病残,也要带上。三千杂兵分作十组,每组三百人,每日轮换驻守山上,不为旁的,与她摇摇蒲扇唠嗑解闷而已。